現代鋼琴的發展歷程
現代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。
三角鋼琴是鋼琴原始的形態,一般都用于音樂會的演奏,是一件笨重的龐然大物。為了解決占地的問題,立式鋼琴被發明出來。立式鋼琴采用了一種琴弦交錯安裝的設計方案,有效地解決了空間上的要求和音色音量的平衡問題。只要家中有一小塊空間,都能安放一臺立式鋼琴。
無論是三角鋼琴還是立式鋼琴,其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。由:弦列、音板、支架、鍵盤系統(包括 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,共88個琴鍵)、踏板機械(包括頂桿 和踏板)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。
鋼琴的音域寬廣,現代鋼琴一般為88鍵,可達7個多八度,音量宏大,音色變化豐富,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,或剛或柔,或急或緩 均可恰到好處;高音清脆,中音豐滿,低音雄厚,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,因此有“樂器之一”的稱號。
Slide soft system技術簡稱3S技術,是立式鋼琴中好的革新,由日本東洋鋼琴制造株式會社發明,普通立式鋼琴是通過改變擊弦距離,輕打琴弦來減弱琴音。但使用3S技術的鋼琴采用與三角鋼琴同樣的工作原理,減少被打弦的數量來達到弱音效果。3S技術可使有效打弦速度達到普通鋼琴的1.5倍,能夠以不次于三角琴的打弦速度演奏。而且在使用弱音踏板演奏時,絲毫不會影響連擊的速度。安裝有3S技術的立式鋼琴即使踩上弱音踏板,觸鍵的手感也不會發生變化。
普通的立式鋼琴在弱音演奏時不可避免出現手感差的情況,但3S系列鋼琴克服了這個難題,它通過打3根弦中的2根,2根弦中的一根,一根弦的用弦槌的一端來擊打的方法來達到弱音的效果。使其不但可以減小音量,而且可以自由的改變音色,讓您享受不次于三角鋼琴的演奏效果。 [2]
十八世紀時鋼琴上的張弦是用木框,而琴弦則以銅絲為主,配用鐵絲。隨著工業的發展,冶煉技術不斷提高。一八二五年鋼琴弦架開始改用鑄鐵架(又稱“鋼板”);又于一八三四年開始裝用鋼弦; 鋼琴除了鋼弦之外20%是鑄鐵支架,之所以叫鋼琴是因為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看到中國的市場,一些歐洲商行引入中國大批鋼琴。他們宣傳鋼琴里面的材料是鋼制成的,所以很重。當時是一個新生事物比較時髦,此后國人便開始習慣稱為“鋼琴”了。
上一條:鋼琴的演奏技巧 | 下一條:樂器應該如何保養 |